那些年,面试过我的人,和我面试过的人(二)

“小张,你来焊一下这块电路板。”

研究所里对于新人,实行的是老人带新人的制度,就是把新人分配给不同的有经验的人,一来打下手,二来学基础。
事后来看,你分给谁来带你,其实是相当关键的。比如说我的一个同事Z,分配给了当时的副主任,这对他后来工作做事,增加了不少便利。后来这个副主任做了副所长,同事Z当时要是还在,大概率的是跟着往上走了。不过这老兄运气真是好,几年后他上海一位有钱的亲戚去世了,然后那边找不到合法的继承人,把他喊去了。
我们分到同一个研究室的5个人,除了一位分配的老师我觉得水平欠点外,其他的都还是可以。

研究所里大家都穿个白大褂,下面是网上的照片,算是工作服,不知道为啥搞电路设计的也用白大褂,大概是这是最容易搞到的工作服吧,进了工作的地方,感觉像是医院。不过这衣服还真是很实用。

见了老一辈的,统称老师。我分给了刘老师。

广告

刘老师当时大概50来岁(惭愧,我居然记不住老师的年龄了),安徽人,个头1米6~1米7之间,中等身材,喜欢剪个小平头。可能当时这个研究所曾经是军队编制的缘故,不少人都是小平头。现在男士基本是这样的发型为主流,那个时代可是非主流。带幅老花眼镜,脸型有点轻微的国字脸,皮肤不太好,有些粗糙,喜欢笑,笑起来还是蛮有感染力的。说普通话,还是挺标准的。
后来八卦知道,刘老师之前曾经当过这个研究室的主任,后来不愿意干了,主动要求换岗位,专心做技术。这是很罕见的。
N年以后,我也这么向我的boss递交辞呈,要求不做管理去做技术,只是被拒绝了,这是后话。

见过刘老师之后,简单寒暄两句,刘老师就拿出一块电路板,对我说,小张啊,你来帮我焊一下这个电路板。

下面是网上找的一张图,电子产品里面主要的部件就是这样的电路板,我们称之为印刷电路板,是在覆了一层导电金属膜上通过化学手段根据设计腐蚀出来的,然后上面再焊上各种元器件。
现在的电子产品,集成电路已经非常普遍了,比如下面黑色方块的那些基本就是集成电路,但是我当时那个部分,主要是处理中频信号,技术上讲模拟信号为主,数字信号为辅,更为特别的是,我们做的是军工级产品,很多象下面图中的元器件,根本无法顺利通过基本的测试。这个后面会再说到。

我在大学最后一年里,基本都在做毕业设计,焊接这活做了不少,所以拿过电路板就开干。

拿电烙铁焊了一会儿,刘老师就不让我焊了,拿过电路板直接翻转过来看背后的焊点。所谓的焊点,大概是这样的(网上的图,这些都是机器焊的了):

虽然我的焊点不是那么均匀,但是也绝对不是新手水平,记得刘老师一手拿着老花镜,一手拿着我的电路板细看,点头微笑,表示满意,好吧,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。

这个时候,我才知道,这个电路板实际是对我的一次面试。

这也是我的第一件工作。研究所工作了4年,焊过无数的电阻电容集成电路,唯独印象很深的,就是这一块没有焊完的电路板。


“怎么样,您现在开始相信宿命了吧?” (【当代英雄】[俄]莱蒙托夫)

>>>>之前的章节请点击这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