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这个总结在2020年底就做出来了,不过还是在农历新年总结一下吧。
整体盈亏:
有盈利,但是不多。比较郁闷的是,主要的盈利来源于基金,而我的资金大部分不在基金上。
去年春节前疫情刚刚开始,当时行情还不错,重仓了50ETF,后来跟着要放假的时候,已经有各种消息了,不过我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防范,其实当时最简单的措施就是买入部分看跌期权对冲就可以了,然而,我太乐观了,啥都没做。
后来就是春节后惨烈的大跌行情。
前段日子同事给我看个私募的广告,上面说到Alpha策略,于是和他聊了一下。
后来我琢磨着,一般的Alpha策略是用的期货来反向对冲,是不是可以用期权来?因为目前只有上证50指数一个期权品种,所以在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里选了几只,实盘交易了一阵子。
然后发现,如果行情不好或者横盘,还容易跑赢50指数,但是最近指数上涨的时候多,所以跑赢50指数的日子屈指可数,于是放弃。。。
选了几个场外基金,做了个组合,并且开始实盘。不知道涨到这可上可下的位置来买基金是不是合适,我反正是一买就跌。。。
上面虚化的内容都是无关紧要的信息,免得干扰阅读。
中欧时代先锋今年走得不是很突出,只是家人手上有这个基金,所以还是延续一下了。
我比较看好003853和001178。
期权目前随着上证50的走强,实盘交易还算正常。
是不是看来我还是适合做期权策略和基金组合(FoF)比较适合,追涨杀跌跟热点炒短线真是不适合我。
先把前面一篇的分析结论引用一下:
我的结论是,2018年投资方向的选择,应该是建立在这么个逻辑上:股市会形成层次分明的架构。
我对2018年的预测:
现在来看具体的基金选择了。
进入2018年,我开始着手思考我该如何构建自己的证券组合,最终还是把重心放在了基金上。
反思2017年我的股票组合,当时选的是小市值绩优股轮动策略,这个策略在软件历史回溯测试上,绩效是相当高的,但是很不幸的,2017年小市值股票普遍跌得很惨,涨得主要是那些超级大盘股。我在想,假设这个组合我继续做下去,最终会是什么情况呢?我不得而知。但是我感觉最终会在一轮好的行情中产生盈利。
那问题是,我最终放弃它,是因为手上只有这么一个组合,它损失10%,我在股票上就整体损失10%,虽然看起来做的也是一个组合,但是风险并没有有效分散。而另外一头,我又错过酒类的大涨。